減重 / 體重控制 / 體脂肪監控 / 全身肌肉量追蹤必看 ! 設定自我運動計畫必須先瞭解身體組成分析

· 運動與健康相關知識

 

broken image

體重過重、肥胖已成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必須重視與關注的議題,體內脂肪濃度過高,往往會造成人體會有許多負面影響。例如:血液中脂肪濃度過高、高血壓、糖尿病、體內氧化壓力與抗氧化能力失衡、免疫系統失調、記憶力減緩等問題,進而影響我們的生、心健康。但想了解自己的體重是否過重或是體脂肪是否過高,在自我檢測上有許多方法。

 

一、主觀檢測方式

● 身體質量指數 (Body Mass Index, BMI)

可透過公式計算衡量自身肥胖程度:

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

根據國民健康署建議我國成人BMI應維持在18.5(kg/㎡)及24(kg/㎡)之間,太瘦、過重或太胖皆有礙健康。

★ 研究顯示,體重過重或是肥胖(BMI≧24)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等慢性疾病的主要風險因素;而過瘦的健康問題,則會有營養不良、骨質疏鬆、猝死等健康問題。

 

BMI計算公式

 

★ 優點:簡單方便又快速,又可以動腦動筆計算。

☆ 缺點:只能透過公式主觀的初步判斷,但無法精準瞭解到全身脂肪分佈與基礎代謝率、肌肉質量。

 

 

二、客觀的檢測方式

● 身體組成分析測量 (Body Composition Analysis)

我們先來瞭解人體身體組成主要是透過水、蛋白質、骨質、及脂肪所組成,身體組成分析即是藉由儀器測量出自己身體各個成分所占的比例如何評估自己是否過重、脂肪率過高、是否水腫、營養狀況如何、肌肉量是否足夠等。

broken image

 

★ 什麼是身體組成分析檢測方式 ?

透過精準科學儀器來進行全身檢測,主要是利用生物電阻法(bioelectric impedance, BIA)分析身體組成的儀器,可以測量出體脂肪量、肌肉量、骨重量、與評估身體水分分布。

★ 優點:可以精準檢測出體脂肪濃度、脂肪分佈、基礎代謝率狀況、全身肌肉質量、間接評估骨質密度、檢測出身體水分分佈狀況、身體蛋白質、礦物質分佈狀況。同時能有效設定自己的運動計畫與監控追蹤自身健康狀況。

☆ 缺點:檢測不容易取得,一般會在各大醫院、健身房、體適能中心等,需要付費才能取得,費用價格市面上較忽高忽低。

因此,根據主觀與客觀的檢測方式都有著自己優點與缺點,但想要精準數據且專注在自身體重控制、健康監控、體脂肪控制,以及為自己設定精準的長期或短期的運動計畫,還是建議可以使用客觀的檢測方式,身體組成分析inbody 測驗較佳 !!